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创新开展情景微党课,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周志访摄)
远程会诊的建立,实现了县级医院与我市大医院的疑难病例同步诊断,让乡镇群众也能享受到更优质医疗服务。 (陈郁摄)
“十三五”以来,随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深入开展,温馨、暖心的医疗服务不断涌现,谱写出医患和谐新篇章。 (陈郁摄)
电子健康卡的启用,为市民带来“扫码就医”的便利。 (市一医院供图)
不断提升的妇幼保健工作,为广大群众带来更便利的服务。(袁上草摄)
随着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日渐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更加便捷。 本报记者宋延康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翻开新篇章,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健康扶贫成效显著,贫困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明显减轻;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绿色疗法惠及百姓健康;疾病防控保障有力,面对突发疫情,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有效遏制疫情扩散……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党建引领卫健人不忘初心使命
讲身边党员故事,说百年红色历史,道满怀爱国豪情。6月23日晚,南宁市卫生健康系统“讲百年党史·做时代先锋”情景微党课竞赛在南宁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举行。系统18家委属单位结合命题,融入各自元素,微党课精彩纷呈,既有满含深情的讲述,又有饱含激情的朗诵;既有婀娜多姿的舞蹈,又有身临其境的剧情……医务工作者用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一段段热血历史,汲取时代力量,展现爱党爱国情怀。这样既有学习教育内容,又创新形式延展党课的方式,是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入开展党的建设的有益探索之一。
近年来,市卫健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先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强化理论武装,坚持铸根塑魂,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为了规范、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市卫健委连续三年深入、扎实开展了“基层党建规范年”“基层党建提升年”“基层党建示范年”等主题年建设,有力推进了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牵头举办全区公立医院党建研讨会,多次在全区卫健系统、南宁市党建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深入开展“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每年开展专项抽查、常态巡查、节日督查,守住党风廉政建设的底线。提炼首府卫健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加大先进典型的培育力度,讲好卫健系统故事,树立了杜丽群、钟日胜、韦球、梁小霞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推进了业务工作的开展,市卫健委牵头的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医养结合、全科医生培养等多项工作经验被国家相关部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市卫健委机关先后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记二等功集体、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南宁市2018年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
深化医改破解基层百姓就医难题
医疗卫生,关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的卫生福祉。
我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机制完善,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以政策推动,着力破除群众看病难的顽疾,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从2017年5月1日零时起,全市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调整服务项目比价关系,改变‘以药补医’机制、减轻患者医药负担,带来的是医疗服务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服务改善型转变。”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截至2020年底,市辖区城市公立医院减少药品费用约33亿元,减少检查检验费用约3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的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5年的52.6%降至30.9%。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县域,积极推广县域医共体“上林模式”;在城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整合医疗资源,提升整体效能,推动工作下沉,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而且更省钱,满意度不断提升。2020年,医联体上级医院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401项,向基层派驻1911人次,基层上送进修489人次,全市区域就诊率90.3%,居民医保参保人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69.1%。
建成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接入市级医疗机构13家、县级医疗机构20家、乡镇卫生院11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实现全市范围内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优化链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惠民、惠医、惠政为导向,不断探索智慧医疗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让更多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建设全市统一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资源整合,方便市民看病就医。接入市级医疗机构13家、县级医疗机构20家、乡镇卫生院11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家,实现全市范围内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行电子健康卡平台建设,在全市13家市级医院和20家县级医院全部启用电子健康卡,初步实现统一就诊卡应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有效解决了医院的“三长一短”(挂号、看病、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问题。
积极应用远程医疗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远程医疗系统覆盖了全市121家乡镇卫生院和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构建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新模式,较好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诊断专家不足和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降低群众医疗支出。
建成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全员人口三大基础数据库,深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共汇聚了各医疗机构266个业务系统7.8T健康医疗存量数据,为跨机构业务协同应用、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业务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120急救医疗远程调度和应急指挥平台,在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保障服务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多一道保障。
健康扶贫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
家住横县的脱贫户杨纯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2017年以来在县、镇医院先后住院14次,花去医疗费用近6万元,通过基本医保、医疗扶助、大病救助等多层报销,个人只负担不到1000元。
杨纯秀只是我市健康扶贫政策受益者中的一人。
我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斩断“病根”拔“穷根”,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最早的9种逐年增加到30种,对患大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有效治疗,救治人数从2018年的3424人次上升到现在的1.77万人次,救治率达99.67%;累计获门诊特殊慢性病待遇资格人员达10.58万人次。
我市将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智慧健康信息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20类42个项目纳入了市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设了49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全市平均出诊反应速度1分55秒,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启用南宁市电子健康卡,实现市民看病就医一卡通,远程医疗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扎实推进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和基本医疗保障战役攻坚战,率先在全区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4.03%和94.24%;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达99.60%,全市5.35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康扶贫,一张政府兜底的百姓健康保障网络正越织越密。
关口前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美好的生活,健康是基础。
我市坚持关口前移,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创新手足口病联防联控模式,死亡例数、聚集性疫情大幅下降;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推行艾滋病救助“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全时段开展防艾公益宣传,全面落实综合干预、检测监测、医疗救治、母婴阻断等防治措施,艾滋病防治工作在2015—2019年连续五年获全区防艾攻坚考核综合评分第一名;及时有效应对处置H7N9流感、新冠肺炎、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疫情;集中开展尘肺病攻坚,推行结核病“防、治、管”三位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成效明显。免疫规划成果不断巩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5%以上,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全市累计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61家。
我市还启动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实现了“两癌”检查项目覆盖12个县(区),为夫妇提供免费地贫筛查。对贫困危重孕产妇实行医疗救助。
高质量发展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的是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持续攀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现重大突破,2016—2019年重症病例下降70%,死亡例数、聚集性疫情双降80%;2020年全市肺结核发病率较2015年下降23.68%;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逐年下降态势,优于全区、全国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21岁提高到2019年(隔年出数据)的77.5岁。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时代的年轮也来到了“十四五”。新时代,新起点,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宗务表示,全市卫健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应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绘就“健康中国”美好蓝图中的南宁画卷。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静